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的国家标志。这座建成于1791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城门为蓝本,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驾驶四轮马车的铜像,女神手中的权杖上,有橡树花环、铁十字勋章和展翅的鹰鹫,这一切都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勃兰登堡门正面朝东,其以东的区域是柏林老城的核心所在, 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柏林城门。勃兰登堡门立于此地的二百余年,见证了德国历史的兴衰。东西德分裂时期,柏林墙即竖立在勃兰登堡门的西面,几十年中再无人通过。如今的城门和周围的巴黎广场 (Pariser Platz),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完成的最近的一次修缮。巴黎 广场上的建筑也都大有来头,有刚落成不久的美国大使馆,和曾经无数名流下榻过的阿德龙饭店(Hotel Adlon)等。
德国国会大厦 Reichstagsgebäude 于1894年建成的德国国会大厦,在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即是国家议会的会址。1933年2月27日晚,发生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自那以后,纳粹党掌握了国家议会,将整个国家推向了二战的深渊。在两德分裂期间,战后修复的国会大厦位于西柏林,但此时联邦德国的议会已经迁往首都波恩。两德统一后,为了再度承担国会大厦的作用,国会大厦经历了又一轮重修,增加了一个特别的玻璃穹顶,并于1999年起正式成为德国联邦议会的会址。国会大厦西门上的“DEM DEUTSCHEN VOLKE”意为“为了德意志人民”。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建于1894年-1905年,曾经作为王室的专用教堂,内饰极其华丽,它的室内金碧辉煌,装饰着线条复杂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画,甚至柱头都是镀金的,地上建筑有4层,最高处高达114米。
Brandenburger Tor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的国家标志。这座建成于1791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城门为蓝本,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驾驶四轮马车的铜像,女神手中的权杖上,有橡树花环、铁十字勋章和展翅的鹰鹫,这一切都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勃兰登堡门正面朝东,其以东的区域是柏林老城的核心所在, 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柏林城门。勃兰登堡门立于此地的二百余年,见证了德国历史的兴衰。东西德分裂时期,柏林墙即竖立在勃兰登堡门的西面,几十年中再无人通过。如今的城门和周围的巴黎广场 (Pariser Platz),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完成的最近的一次修缮。巴黎 广场上的建筑也都大有来头,有刚落成不久的美国大使馆,和曾经无数名流下榻过的阿德龙饭店(Hotel Adlon)等。
德国国会大厦
Reichstagsgebäude
于1894年建成的德国国会大厦,在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即是国家议会的会址。1933年2月27日晚,发生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自那以后,纳粹党掌握了国家议会,将整个国家推向了二战的深渊。在两德分裂期间,战后修复的国会大厦位于西柏林,但此时联邦德国的议会已经迁往首都波恩。两德统一后,为了再度承担国会大厦的作用,国会大厦经历了又一轮重修,增加了一个特别的玻璃穹顶,并于1999年起正式成为德国联邦议会的会址。国会大厦西门上的“DEM DEUTSCHEN VOLKE”意为“为了德意志人民”。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建于1894年-1905年,曾经作为王室的专用教堂,内饰极其华丽,它的室内金碧辉煌,装饰着线条复杂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画,甚至柱头都是镀金的,地上建筑有4层,最高处高达114米。
这是一片庞大的水泥碑林。总共2711个混凝土立方柱在这一片开阔 地上以网格状整齐排列,又因地势起伏和高度不同而参差不齐。一 眼望去,只有灰白世界的色块。这是犹太建筑家Peter Eisenman设 计,于2005年落成并开放的浩劫纪念碑,旨在纪念无数在二战中无 辜冤死的犹太灵魂。纪念碑的设计是有象征意义的,代表着一个原 有秩序因人为因素而远离人类。但你也可以抛开这些既定的说法, 只在冰冷坚硬的水泥碑林中,感受心绪的悸动不宁。纪念碑就在勃 兰登堡门以南不过百米,离德国国家议会(Bundestag)也十分近。 在如此心脏的位置,安置如此庞大的永久性的受害者纪念碑,也足 可见德国这个国家对于战争反省之真诚与深刻。
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总部大楼被改建为博物馆,介绍前东德秘密政治警察(斯塔西)的历史,展品包括照片、档案以及秘密监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