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教堂堪称马城的地标,西向的正面墙体威严高耸,除非退到足够的距离,摄像机很难将包括双塔在内的整个教堂装入取景框。缺少窗户与装饰的墙面表现出特殊的张力,给人如同要塞牢不可破的印象。资料显示,圣母院正面约建成于上1000年前,石材取自倾塌的罗马城墙上,西立面是典型的罗马式Romanesque风格,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於装饰的连拱装饰饰,显得雄浑而庄重。这种融合了罗马和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建筑艺术起源时间有从6世纪到10世纪等不同的提议,但大家对其在11世纪风靡欧洲早已达成共识,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徵的哥德式建筑。虽然今日尚存者已经廖廖无几,但每座建筑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并且常常采用规则对称的平面,所以在与随後的哥德式建筑比较时,总体上会有一种质朴的形象。完成于12世纪左右,正面旁的小礼拜堂是游客进出口,供奉着一尊海之星圣母雕像(Star of the Sea),这称号最初是象征圣母有如海面上的星星,为世人指引方向,久而久之成了海员的守护神。礼拜堂虽然面积不大,但圣坛上华丽精美的壁饰、前方摇曳的明亮烛火,加上从天窗洒落的自然光线,使圣母像的神圣气质更胜于大教堂主祭坛上圣母像。由于圣母院在18、19世纪交接的年代里,曾短暂沦为军营及铁匠铺,许多圣物宝器就此遗失,因此现代展示在教堂珍宝室内的多半是近代搜集的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