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托瓦托洛克和约(Peace of Zsitvatorok)及对波斯人的战事失利后,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定要在伊斯坦布尔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抚安拉。这是第一所四十年以上的帝国清真寺。以往的苏丹都以战利品来承担建筑费用,但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时并没有赢取一些重要的胜利,不得不从国库里调用资金兴建,却引起了阿訇的愤怒。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宫(Great Palace of Constantinople)上,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伊斯坦布尔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征性的君士坦丁堡竞技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相对。清真寺南部的大部分建筑都利用了大皇宫的根基、穹顶及圆顶地下室。一些在建筑地点上的宫殿,如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的宫殿,都须出资购买并拆除。
看完Hippodrome就要进入蓝色清真寺,这里可以算是整个伊斯兰世界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了,也属于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景点,甚至罗马教皇Benedict XVI在2006年访问土耳其时还专程来参观。这里每日免费对外开放(所有仍在使用的清真寺都如此,后边就不单独说了),除了祷告时间访客不得入内。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1616年Ahmed I苏丹在世的时候,所以得名Sultan Ahmed Mosque(土耳其语Sultanahmet Camii, Camii = Mosque),大家都知道奥斯曼帝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是苏莱曼大帝当政时期的御封第一建筑师Sinan(希南),Sultanahmet Camii就是希南的得意弟子Sedefkar Mehmet Aga的作品,显示了奥斯曼风格和拜占庭风格融汇后建筑技艺所达到的最顶峰
一座圣索菲亚大教堂扼要地概括了土耳其漫长却精练的历史,全城另两处最著名的建筑离这里也并不遥远。与大教堂遥相呼应的,正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I Camii),俗称蓝色清真寺。这座建立于17世纪初的建筑,当然要比1000多年前的老前辈更挺拔,更鲜亮,更高扬。整个建筑占地甚大,据说当时有医院、学校,还有施粥所,是奥斯曼帝国最早、最大的宗教场所。主建筑旁居然竖了六根宣礼塔,严重超标,已经犯了麦加之忌。清真寺内,柔和的光线洒到光洁油亮的地板,再折射到铺满伊兹尼克花砖的四壁上。花砖的图案多以蓝色勾线,其整体效果诉诸视觉,产生宁静平和之感,蓝色清真寺的别名也由此而来。建造蓝色清真寺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取代拜占庭统治安纳托利亚大地已经一个多世纪,应该已进入了“和谐盛世”的时代,估计因为国库渐丰,就不满足于将前代的大教堂改头换面,而立志于建造一个真正、纯粹的清真寺了。还好,新的造好了,并没有破四旧砸烂对面的旧世界,只是彼此对照,两相呼应。
历史
在吉托瓦托洛克和约(Peace of Zsitvatorok)及对波斯人的战事失利后,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定要在伊斯坦布尔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抚安拉。这是第一所四十年以上的帝国清真寺。以往的苏丹都以战利品来承担建筑费用,但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时并没有赢取一些重要的胜利,不得不从国库里调用资金兴建,却引起了阿訇的愤怒。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宫(Great Palace of Constantinople)上,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伊斯坦布尔最受崇敬的清真寺)及具象征性的君士坦丁堡竞技场(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相对。清真寺南部的大部分建筑都利用了大皇宫的根基、穹顶及圆顶地下室。一些在建筑地点上的宫殿,如索科卢·穆罕默德帕夏的宫殿,都须出资购买并拆除。
清真寺的建筑工程始于1609年8月,由苏丹亲自主持动土仪式,艾哈迈德一世有意让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成为他的第一个帝国清真寺。他任命著名建筑师希南徒儿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阿加负责这一项工程。清真寺的详细工程记录在八卷书籍里,现在收藏在托卡比皇宫里。开幕典礼举行在1617年(1616年已有通行记录),苏丹可以在皇家包厢内祈祷。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在艾哈迈德一世统治后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时。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世上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迹之一,可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
1953年至1976年发行的土耳其里拉500元纸币的背面印有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建筑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的设计是结合了奥斯曼建筑及拜占庭教堂两个世纪以来发展而得的精粹。清真寺参照了邻近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并加入传统的伊斯兰建筑,被视为奥斯曼建筑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个大型清真寺建筑。这建筑综合了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阿加师父希南的意念,以宏扬清真寺的庞大、庄严及壮丽。清真寺由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阿加设计,被认为是奥斯曼古典建筑的最后一个典范之作。
外观
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用上了大量的物料,特别是石头及大理石,甚至从其他重要建筑上调动资源。清真寺的布局不规则,因为建筑师须考虑到建筑地点的限制。建筑物的正面是出入口,面对竞技场。此外,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又参照希南第一个大型工程塞札德清真寺,具有同样的方形四叶饰设计及广阔的前院。祈祷殿的上方是穹顶及半穹顶,中央穹顶的直径是23.5米,高43米,由四条巨大的柱子支撑,这一点与埃迪尔内的塞利米耶清真寺相似。赛德夫哈尔·穆罕默德相当小心,运用了夸张的安全边际,但却破坏了穹顶优雅的比率。支柱的基部由复合凸状大理石沟纹组成,而上层则著了色,由一个刻有镀金文字的嵌条分隔开。整体具有视觉谐和的效果,将人们的目光带到中央穹顶上。
前庭的风格与塞利米耶清真寺相似,除了边角穹顶上的小塔。前庭的面积与清真寺相约,被一道拱廊围绕着,两旁都设有沐浴设施,中央的六角形水泉与庭院的大小相比略小。通往中庭的通道则自拱廊处延伸出来,半穹顶有良好的钟乳石结构,顶上有一个较小的肋状穹顶。
庭院出入口的上方系著一条铁链,只有苏丹才可以骑着马进入庭院,苏丹得弯低头进入庭院,这象征式的动作确保了统治者在这神圣清真寺面前表现出谦卑。
内景
在清真寺内部的基部及柱子上都砌上超过20000块手工陶瓷砖瓦,全部出产自伊兹尼克,砖瓦设计超过五十种郁金香款式。低处的砖瓦均是传统设计的,高处的砖瓦则是各种华丽的花朵、水果及柏树款式。这些砖瓦都是由伊兹尼克的陶艺大师监制的,但苏丹的法令限制了建筑者对砖瓦的花费,而当时砖瓦价格上涨,导致后期所使用的砖瓦欠佳。砖瓦已经褪色,釉料都变得模糊不清,而楼座墙身所用的砖瓦都回收自1574年托卡比皇宫失火后遗留的砖瓦。
上层的颜料采用主要是蓝色,但素质欠佳。超过二百个设计精细的有色玻璃窗户采纳天然光线,现今则以吊灯辅助照明。在吊灯上置放了一些鸵鸟蛋,用以驱逐蜘蛛、避免蜘蛛结网。室内的装潢包括古兰经的经文,出自当代的书法家扎伊尔德·卡斯姆·古巴里(Seyyid Kasim Gubari)。地面铺上了地毡,地毡由信徒捐赠,当地毡出现磨损后便会更换。宽大的窗户予人感觉开扬,底层的窗扉饰以碎块形工艺(Opus sectile)。每个对话室都设有五道窗户,部分窗户被蒙蔽,而每个半穹顶都有十四道窗户,穹顶则有二十八道窗户,窗户上的有色玻璃是由威尼斯领主所送赠,大部分都被艺术价值甚低的现代窗户取缔。
室内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圣龛,圣龛由经过雕刻的大理石所造,其上是钟乳石壁龛及双重刻板,附近的墙壁都铺上陶瓦,但附近的窗户却不太华丽。圣龛右边有一个美轮美奂的讲道坛,在星期五午间及宗教节日,阿訇会站在讲道坛上讲道。清真寺内被设计成无论多么拥挤,任何人都能够看到及听到阿訇讲道。
皇室专用的亭台则位于东南角,包括一个讲台、一道走廊及两间小幽静室,可通往上层的皇室包厢。1826年土耳其新军叛乱时,大维奇尔在幽静室设立了总部。十道大理石制造的圆柱支撑著皇室包厢,皇室包厢内有其圣龛,饰以玉玫瑰及金箔,另有一百部古兰经及诵经台。
灯饰在以往都辅以黄金及宝石,灯罩上都有鸵鸟蛋及水晶球,这些饰品都已被移去。
墙上的牌匾写有哈里发的名字及古兰经经文,大抵出自十七世纪书法家卡斯姆·古巴里。
看完Hippodrome就要进入蓝色清真寺,这里可以算是整个伊斯兰世界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了,也属于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景点,甚至罗马教皇Benedict XVI在2006年访问土耳其时还专程来参观。这里每日免费对外开放(所有仍在使用的清真寺都如此,后边就不单独说了),除了祷告时间访客不得入内。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1616年Ahmed I苏丹在世的时候,所以得名Sultan Ahmed Mosque(土耳其语Sultanahmet Camii, Camii = Mosque),大家都知道奥斯曼帝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是苏莱曼大帝当政时期的御封第一建筑师Sinan(希南),Sultanahmet Camii就是希南的得意弟子Sedefkar Mehmet Aga的作品,显示了奥斯曼风格和拜占庭风格融汇后建筑技艺所达到的最顶峰
蓝色清真寺在外观看第一印象是六根minaret宣礼塔,宣礼塔是清真寺必不可少的,一般由苏丹下令建造的清真寺可以立4根,其它皇室成员下令建造的2根,另外的只能1根,这里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2根,规制中只有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建6根尖塔,但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误听了苏丹的命令,于是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蓝色清真寺在靠近Hippodrome广场一侧有几座小门,可以进入清真寺的庭院,实际上从这边进才是从正面进,因为站在Hippodrome面对清真寺,分别进入庭院、内庭(内庭在六根塔柱之内范围)和大殿(如果不考虑有的门关闭的话)。因为周边的建筑很多,而且有树丛,在外围不太容易分清建筑的orientation的。外庭院不大,特别是和行程之后要探访的建筑大师Mimar Sinan的几座清真寺相比,所以简单看了一下,绕着内庭-大殿的外墙走,到了有专门的标识指引游客的专用入口,这和祷告的信徒入口是不同的。进入大殿之前有标识说明了服饰要求,特别提出要脱鞋,这里也预备了一些一次性塑料袋供人们使用,脱了鞋放在袋子里拎着,到大殿内也可以放在墙边的木架子上。女士需要包头巾,如果没带的也可以从这里的衣架上免费取用,记得离开时候交还就好了。有一些女性游客,特别是看到一些中国旅行团的游客,不包头巾就进入大殿,其实是违反了规定的,也是对人家宗教习俗的不尊重。如果需要了解伊斯兰教简单情况的,这里提供各种文字的小册子,包括中文的,可以免费取阅
大殿并没有外观看起来感觉的那样大,而且大部分区域用围栏拦住只有祷告的人才能进入,加上游客明显比后来去过的清真寺多很多,旅行团的游客成批地入内,殿内就显得很嘈杂,难怪这里在固定的祷告时间是不允许游客入内的,而其它清真寺却没有这样的规定
蓝色清真寺大殿内最引人注目的几个大穹顶dome,中央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半圆顶(half dome)分布四周,这也是奥斯曼成熟期大多清真寺的基本结构。另外,如果细心观察,还可以看到更精彩之处:墙壁上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Iznik tiles)装饰,一共2万多片,这使得清真寺得到“蓝色清真寺”的俗名;穿过260个小窗的光线,溶入昏黄呈圆形排列的玻璃灯光中,幻光明舞,像是个虚拟的空间;阿拉伯书法艺术也很引人注目,支撑大圆顶的4根直径5公尺的大柱,槽纹明显,柱头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挂在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逼真到都像艺术花纹;此外和众多清真寺一样,这里的地毯也很精美
从大殿出来,穿上鞋,就沿外围又绕了大半圈,才到了内庭的门口,其实当时方向完全辨不清出,属于误打误撞了。内庭面积很大,四周都是有高大拱顶的回廊,其间是空场,中央有个洗脚亭,周边有水龙头,和内庭外墙边成排的水龙头一样,供人洗脚,最虔诚的信徒在进入清真寺前都要先洗脚的,道理和脱鞋是一样的吧
当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黄金的,好有钱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中西商路自然富甲一方,所以不管“黄金的”也好,“六根的”也罢,说白了都是奢侈炫耀!伊斯坦布尔的很多建筑都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被建成的,看到那些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富丽堂皇的宫殿,偶每每产生一种奇怪的想法——“把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其实也挺好的!”
言归正传,因为蓝色清真寺的名气,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要用最虔诚恭敬的姿态,步入其中,感受伊索比亚地毯的柔顺,欣赏伊兹尼亚瓷砖的炫目,女水军们还特意早早的掏出围巾包裹头发——这种浪漫的幻想,终于没有实现。
脱鞋,换上鞋套,步入主殿,迎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两万块蓝白瓷砖所营造的虚拟空间,而是数百双赤脚所带来的浓郁脚臭。。。几乎是唯一一次的,偶在心里感激土耳其垃圾的早餐让偶难以下咽,因为猜想如果像在英国一样早餐时吃的饭气攻心,那么此时难免会因恶心而吐得一滴不剩。
郁闷的走到端着相机一通狂拍的Emma胖胖身边,说:“你有没有觉得很臭?”,Emma胖胖淡定的看看偶,又低头看了看照片,说:“曝光有点儿过了,颜色不太对,回去再修吧!”偶终于要彻底昏厥了。。。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沉着镇定,真的很Emma很Emma!
倒是猫猫和皮皮积极响应了偶的抱怨,说:“你才闻到啊?”
此地不宜久留,匆匆的拍了合影以后就赶紧撤退了!写到这里忽然有些许愧疚,把蓝色清真寺写的这么不堪,实在是过意不去,而实话实说,行程结束后翻看照片的时候,确实是被那些美丽的瓷砖以及光线反射所营造的如梦如幻的光影效果所震撼了的,只是。。。该怎么说呢?后来发现,大的清真寺周围,都有很多的水龙头,可以用来洗脚,大家,都洗洗再进去吧!
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偶问:“吃饭去吧?”,大家一通轰笑,没有理偶,去了索菲亚清真寺;
一般情况下,穆斯林清真寺会有一个或者两个宣礼塔,供毛拉在上面呼唤信徒按时做祷告。寺院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宣礼塔也越多,但最多是四个宣礼塔,象开罗的萨拉丁城堡清真寺,伊斯坦布尔的索非亚教堂,和苏莱曼大帝清真寺,都是四座宣礼塔。按照土耳其人的说法,这座清真寺居然有六座宣礼塔,和当时麦加最神圣的大清真寺一样,苏丹被指责为僭越,于是,艾哈迈德苏丹命令在麦加大清真寺,又增建了一座宣礼塔,变成七塔,这才摆平。但是,我后来查了一下维基百科,说是麦加清真寺在蓝色清真寺落成之前一百年,就已经是七塔了,所谓僭越的故事,并非真实。
从照片上看出,这座清真寺的外表和其他清真寺一样,也是灰白墙,那么,为什么叫作“蓝色”清真寺呢?那是因为,它的内部,用了两万块产自伊斯坦布尔附近Iznik城的瓷砖作装饰,全部是蓝色作地,手绘的各种郁金香花苞图案。使得整个清真寺内部一片蓝色,故此得名。
说起伊兹尼克Iznik城,还有一段故事:这里在土耳其统治期间,以出产手工制作的瓷砖天下闻名,在国家考古博物馆,还有收藏和展览古代Iznik瓷砖精品的专门展馆。但在此之前,伊兹尼克城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尼西亚Niceae。基督徒朋友们,都知道“尼西亚信经”吧?基督教第一次宗教大会在尼西亚Niceae召开,确立了基督的神格,而不是神人两重性,会后形成的决议,就是“尼西亚信经” 。787年第七次宗教大会又在这里召开,讨论了反对偶像崇拜问题。这么一个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对后世影响举足轻重的地方,现在是以出产瓷砖著名了,有点让人叹息。
我这次本来很想去尼西亚看看,从伊斯坦布尔出发,一天来回足够。可是实在抽不出一整天的时间,何况,在穆斯林统治了好几百年以后,我估计那里也只能看到瓷砖,见不到什么尼西亚公会会址的纪念建筑了,因此作罢。实际上,按照拉丁语发音,Niceae的c应该读k的音,是尼开亚,而非尼西亚。就象Caesar拉丁语应该读“凯撒”,而不能象英语读“西萨”一样。可是既然国内以讹传讹,都说“尼西亚”信经,我也只好跟着“尼西亚”了。
非穆斯林记得从南门入
一座有六根宣礼塔的清真寺,清真寺除了每天5次朝拜时间不对外开放,其余时间都是开放的,
而且还是免门票的,当然你可以自己捐点钱支持他的维护和修缮,在参观的时候,要脱鞋。
蓝色清真寺以土耳其最著名的依兹尼蓝瓷砖、郁金香等奥斯曼的花草图腾建造,是mehmet的作品。
寺内有超大的内部空间设计和Iznik蓝色瓷砖的漂亮花纹外,还有260多扇大窗户:
窗户的彩绘玻璃据说都来自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的Burano岛(玻璃岛),
虽然感觉比不上意大利或法国的很多大教堂的玻璃彩绘,但是很不错,值得一看!
支撑着大圆顶的4个柱子,每根直径5米,槽纹很明显,柱头和柱身上面都有阿拉伯的艺术文字
大圆顶,直径27.5米,4个小圆顶,30个小小园顶,整个寺庙竟然没有用过一个钉子,从17世纪站到现在了
关于伊斯兰教,开始有点了解(当然这也是必须了解的,后面的行程要是搞不清楚这些,会很痛苦)
穆罕默德在西元七世纪创立伊斯兰教,其信徒称为穆斯林。
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约在八世纪时接受伊斯兰教,今天99%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比例高于伊朗、伊拉克等著名回教国家。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是三大神教。
伊斯兰教承认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先知如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玛丽亚、耶稣都是圣人,但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
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是三教最后的,所以自认为是最完美的。摩西和耶稣虽然都是先知,但上帝对穆罕默德的启示才是最完整、最明确的讯息。对回教徒而言,可兰经是最后的启世录,也是最完美的经典。
成为回教徒的条件说简单很简单,只要想念两件事:一、信上帝阿拉为唯一的真神,二、信穆罕默德为先知。
再下来才是能做得到最好,但不做也并不代表你就会下地狱的四大戒律:
1.每天祈祷五次:破晓、中午、下午、日落、晚上。
2.有多余的钱财必须施舍贫苦。
3.若身体状况许可,每年需斋戒一个月,日出之后及日落之前不可进食以体验饥饿的滋味。
4.如果能力许可,一生到麦加朝圣一次。
其实蓝色清真寺是一个挺无趣的景点。远远的看看雄伟的外观,走进庭院看看内部结构,最后进入清真寺里看看华丽的内饰瓷砖,这个游览就结束了。一般半个小时就能游览结束。
个人觉得蓝色清真寺比不上圣索菲亚。外观上,蓝色清真寺设计和建设得太过华丽和呆板,反而不如圣索菲亚略显凌乱的建筑和斑驳的墙面那样充满了历史感和艺术性。结构上,正如LP的介绍一样,圣索菲亚的大柱子是隐蔽在墙里的,显得整个空间非常宽大,而蓝色清真寺的四根大柱子清楚的立在大厅里,显得整个大厅有些局促。内饰上,蓝色清真寺华丽的瓷砖把整个内部装扮得金碧辉煌,而圣索菲亚墙上各种有些褪色的壁画则显出了艺术性。可玩性上,由于蓝色清真寺正用于宗教祈祷,游客的行为只被局限于大厅的一小片区域,而游客在圣索菲亚里则可以逛际于上下两层,寻找各种隐蔽景点。
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宏伟的著名建筑,完全是免费参观,可以随时进出,又能有什么好抱怨的?在伊斯坦布尔的四天时间,我们进去了两次。
去蓝色清真寺的一些注意事项:白天游览时间只能从侧门进入,晚上保安可以放行让从正门进入;进去的装束是男士必须长衣长裤,女士还需带上头巾;大厅里分为了游览区和祈祷区,游客只能在游览区里,可以拍照。
据说蓝色清真寺的美是这样看的:
蓝色清真寺的美有四个观察点,第一是光线。穿过260个小窗的光线,溶入昏黄、呈圆形排列的玻璃灯光中,幻光明舞,像是个虚拟的空间。
第二是伊兹尼蓝磁砖。整座蓝色清真寺装饰着的2万片上的伊兹尼蓝磁砖。
第三是地毯。寺内铺满了的伊索匹亚的朝贡的地毯。
第四是阿拉伯书写艺术。支撑大圆顶的4根大柱直径5公尺,槽纹明显,柱头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挂在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真得都像艺术花纹。
我的小小遗憾是没有进清真寺内部.主要是被排队的长龙给吓着,其次是好奇地站在窗口向里瞅瞅,立刻被传说中浓重的臭脚丫的味道给熏着了,在窗口闻都那么臭,何况进去了.我的鼻子很敏感,对嗅觉很挑剔==.于是,我彻底放弃了进蓝色清真寺的念头.还很阿Q地安慰自己:要说内部漂亮,能比阿里清真寺,伍麦叶清真寺漂亮多少?
索菲亚教堂与蓝色清真寺之间被修出休息区与喷泉小花园,Aya Sofya 9点-16点, 周一关门, 20里拉.
教堂内部我也没进去,一是对教堂兴趣平平,二是看着外面比排蓝色清真寺还要长的队伍,个人觉得不值.倒是后来为了看新皇宫,排了半小时多买票,但觉得很值.
至于水宫(Yenebatan Sarayi,10里拉),在做攻略时,看了大家的反映,就没打算进去.我已经过了出国旅行扫景点的阶段,只想看自己想看的,不必为了到此一游或拍几张照片而去一个乏善可陈的鸡肋之地.
刚好碰上祷告时间,游客不能入内,告知一小时后再来。
绕到蓝色清真寺后面,径直走进了Arasta巴扎(联排商店巴扎),
这里的工艺品品相不错,价格当然也是高得吓人。
穿过巴扎,四季酒店华丽丽的明黄色外墙远远地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周围密密麻麻的小酒店,外观比Sirkeci一带的精致许多,
随口问问价格,几乎没有80欧元以下的。
回到蓝色清真寺,祷告已经结束,侧门的游客入口排着长队。
最怕人多,可看架势,要等到人少,恐怕得地老天荒了。
反正免费,进去瞧瞧也无妨,在门口脱鞋,拿个塑料袋装好,提在手上。
等走进圆顶下,密密麻麻的游客呀!拍了几张照片,背景全是人头。
鞋臭、脚臭、浓浓的空气清新剂,被熏得头晕,终于忍受不住,掩鼻而出。
估计蓝色清真寺的味道让爹妈很是胸闷,以至于后来我提议再瞧瞧索非亚、耶尼、柯拉,他们皆无兴趣。
如此甚好,我更喜欢街道、美食、瞬间迎面的俊美脸孔,或者有如神迹的一缕光线……
让名胜古迹成为我们的背景或者点缀吧,不要让它们主宰了我们全部的时间。
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年,是伊斯兰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尔代表建筑之一。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穹顶周围有六根宣礼塔,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主要看点。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
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其实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可以说是伊斯坦布尔老城的中心。清真寺的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蓝色清真寺的宣礼塔高43公尺,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根。据说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苏丹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所以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6座宣礼塔的清真寺。
到达方法:轻轨的Sultanahmet站下车,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有六根尖塔的蓝色清真寺了。(往南走)下了几级楼梯,经过一个小广场后,你就站在一个种了很多大树的古跑马场前面了:你的左面,就是蓝色清真寺;前面跑马场的尽头,就是三根柱子(迪奥多西方尖碑、粗石方尖碑、螺旋圆柱);右面的建筑物就是土耳其法庭。LP介绍从这里进入蓝色清真寺,可以看到“宏大的外部庭院,你立刻会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完美布局设计。”(然后从正门出来,一条小路直通往圣索菲亚大教堂正门口了。)
细节注意:在这里,除了看超大的内部空间设计,和Iznik蓝色瓷砖的漂亮花纹外,还可以留意一下260多扇大窗户:窗户的彩绘玻璃据说都来自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的Burano岛(玻璃岛),虽然感觉比不上意大利或法国的很多大教堂的玻璃彩绘,但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值得一看!
才刚进门发现几分钟之后又到下一个read time,蓝色清真寺又不能入内了……泪奔
于是累的要命的一行人决定在蓝色清真寺的院子里坐等,这是我在土耳其唯一一次完整的听完read time,悠闲地看着太阳渐渐西斜,海鸟慢悠悠的盘旋在蓝色清真寺的上方。对一个匆匆忙忙的旅行者来说还真是难得的体验,所以说迷路什么的也不见得是坏事啊~
进入蓝色清真寺不收费,但是要裹头巾也不能穿短裤,入口处会有人分发蓝色的布借给大家裹头还是裹腿都可以=v=,比柬埔寨的皇宫还要收钱租衣服人性化太多了!
总之,大名鼎鼎的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建于1609年。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原顶周围有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其实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可以说是伊斯坦布尔旧市街的中心。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的尖塔通常表示等级。一般来说只有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但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据说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但由于“黄金”和“六根”音很近,结果造就了蓝色清真寺的六根尖塔。
交通方式:坐TRAM到SULTANAHMET站下
蓝色清真寺也叫做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在苏丹艾哈迈德一世统治期间,决心修建一个庄严美丽的纪念性建筑,来与旁边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较高下。墙壁上贴的伊兹尼克蓝色瓷砖让整个清真寺看起来都是蓝色的,因此得名蓝色清真寺。清真寺什么时候进去参观都可以。通常情况下,伊斯兰教徒一天当中做五次礼拜,第一次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第二次是在中午的时候,第三次是大概在第二次后的两个小时左右,第四次是在太阳落下的时候,第五次是大概第四次后的一个半小时左右。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不同,所以每天做礼拜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些清真寺当教徒要做礼拜的时候是不允许进入参观的。进入清真寺要脱鞋子,洗脚。
游客不能从一般的门进去,要绕到背后游客专用门进去。进去之后脱鞋,女生要把头巾包上,如果没戴头巾也不要紧,门口会有人发头巾的。蓝色清真寺确实漂亮,它的顶部是由中间一个圆形穹顶和周围四个半圆穹顶组成的,所以看起来非常对称美,其他的清真寺都是由一个圆形穹顶和两边两个半圆穹顶组成,看起来就没有这么大气了。不过后来去了另外几个清真寺发现其实所有的清真寺都是蓝色的……真是后知后觉……然后才觉得那首“蓝色土耳其”唱的是有原因的……
然后不得不说一句,清真寺什么的脚臭味是在太浓重了……
用时:半小时左右。不用门票,也没有看到有人在卖大家说的什么摄影票。
穹顶完全由砖块堆砌而成,跨度达二十米以上,根本不见现代建筑中依工程力学计算出的钢结构拉伸。蓝色穹顶由白红黄几色伊斯兰图案装饰,特色鲜明。大殿中间由栏杆隔分为教众祷告区和游客参观区。晨祷早已结束,尚有几位或跪拜诵经,或相互交谈,井然有序,祥和自然!一切的一切,极具感召力!这就是宗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