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行李是可以存在机场的,这样就免去了行李的烦恼,我拖着三个大行李坐公交车换地铁,赶到名不虚传的尖沙咀重庆大厦都已经是晚上10点了,超级多黑人亚裔人都在打听着问你Booking or not Booking, 如果你没预定,他就会拖着你去重庆大厦里的宾馆了,由于本来打算住屯门朋友家,一时换了主意才决定到重庆大厦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那是何等的简陋,我进去之后扭头就走了,第一晚就住在了帝国酒店,也就如家水平,要800人民币,很贵啊!第二晚住了个600人民币的华美达,感觉还不错,性价比很高啊! 香港的酒店wifi 都是收费的,一小时30港币。体验是,香港500人民币以下的酒店实在没办法住!
虽然大厦最早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居住,但现在由平价酒店,商店等其他服务组成。由于大厦业权分散,一直未有人能够成功统一业权而重建大厦。有些人会将这座建筑物比喻成“香港少数族裔的九龙城寨”,为当地甚有特色的一个另类国际化地标。
重庆大厦以咖喱餐馆、旅店、莎丽服装店和外汇兑换处为特点。它经常会被当成香港少数族裔聚集地。具体有东南亚人、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中东人、尼日利亚人、欧洲人、美国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CNN的Peter Shadbolt将其成为"非官方非洲驻香港办事处"。
这里是欧美日背包族的投栈首选,许多欧美出版的旅游指南,一直将重庆大厦列为香港廉价食宿的首选之地 。重庆大厦中出没著形形色色意图不明表情暧昧的人,各式招揽生意的牌匾密密麻麻,甚至连内地许多语言培训机构都在这里寻找可作为外语老师的背包客。住宿费用的低廉也超出想像,约200元港币的标准套房就是重庆大厦中最奢华的住所,50元港币一晚的床铺,也有空调、公用的淋浴间和厨房等设施。
重庆大厦曾于1966年及1971年先后发生五级大火,前者无伤亡,后者造成14人受伤。重庆大厦的业主原本对大厦公众地方的环境不闻不问,但在1993年发生的供电房爆炸事件,令整幢大厦停水停电10昼夜,唤醒了不少业主同心协力改善大厦的整体环境。众业主在1999年集合资产,成立有1,300多万港元的维修基金,展开第一个为期5年的改善计划,包括在大厦各处安装闭路电视镜头、设立中央监察中心、聘请专业保安公司及清洁公司等。
于2004年完成翻新工程,包括装设了208个闭路电视镜头,并且聘请了保安队伍24小时巡逻。以前曾被人喻为“龙蛇混杂、九反之地”的重庆大厦经“改造”后,重庆大厦的治安得到明显改善。同年5月28日,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特别举行拜神及舞狮仪式,以庆祝第一个改善计划竣工。
2011年11月11日,重庆大厦首度完成其外墙的翻新工程,包括将面向弥敦道外墙的冷气机拆除、巩固外墙、电梯大堂装修、更换电力设施及安装走廊及外墙的照明系统及灯饰等等。合资1,900万港元。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于该晚上,举行了亮灯仪式以庆祝重庆大厦落成50周年。
2007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发表一份名为亚洲之最的评级选举,重庆大厦被评选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一体化的例子”,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时代杂志引述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所作出的专门研究,指出重庆大厦至少居住有120个国籍的人士,除一般的旅客外,有为赚取外快的逾期居留者,又有营商的商人等不同人士,他们和平共处,充份反映出民族的平等和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
重庆大厦环境混杂,香港本地媒体的各种报道更使此处给人犯罪集中和黑社会盘踞的印象。1994年,电影导演王家卫看中了此处混乱、复杂、神秘、多元的氛围,拍摄了电影《重庆森林》并在此有取景。
按照平米来算,重庆大厦其实贵的要死,三百多人民币一晚,房间小得骇人。
弥敦道是条主干道,纵贯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等荃湾线的主要站点。重庆大厦就在尖沙咀站H出口对面,往西就是海港城,全球一线品牌应有尽有。到达的那晚这里没有播放“California Dreaming”,印度阿三看我们拖着行李箱就纷纷上前推销酒店。重庆大厦分三栋楼,幸好我们住的卡尔登酒店在C座,A座上下两部小电梯前永远排着队。老板娘是个上海阿姨,人很好,英文夹杂沪语,腔调十足,可惜不姓苏,名字里也没有丽珍。简单Checkin后,我们就住进了有史以来最小的出游房间,加卫生间不超过6平米。
(这次从香港回来,忽然深迷上了王家卫的电影.虽然原来也基本都看过.这两天集中的顺序的一次性看一遍.重新认识王家卫,重新认识香港和香港人的生活.那天我孤身一人走在重庆大厦里,许多的印度大叔在门口,一如<重庆森林>.穿过这栋如迷雾般的大楼需要同伴和勇气,但是不入"森林",焉得此体会.)
我们在去重庆大厦的路上也看到其它大楼的旅馆,大家走路时,要多抬头看看,要是实在不喜欢重庆大厦,可以考虑那些,也都很干净,但要价,双人间都是400的,但据说要比网上便宜些。